【筑梦引领】崔岩斌:坚守初心 铸造不凡
发布时间:2024-07-11 来源:红辽烟草
坚守初心 铸造不凡
——记全国烟草行业劳动模范崔岩斌
崔岩斌,现任沈阳卷烟厂卷包车间电气维修班长,中共党员,电气维修高级技师,红辽公司首席维修技师、红辽公司“百名青年人才托举工程”第一批托举导师。曾获得全国烟草行业“技术标兵”、辽宁省劳动模范、沈阳市优秀共产党员、沈阳市劳动模范、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、多次荣获公司劳动模范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。
扎根一线绽放荣光
崔岩斌,自入厂以来,三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一线,在卷包车间电气维修岗位上坚守初心,铸造不凡。
三十年来他刻苦钻研卷包车间电气维修技术,进行了30多次的设备改造与小改小革,取得了实用新型专利三项,为企业解决了诸多技术难题,提高了设备效率与产品质量的管控能力,为企业节约资金200余万元。作为“国家局课件”《ZB45A包装机组基础》主要负责人,该课件是中烟实业唯一独立承担的开发项目,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,在经过3年的努力后,于2024年1月26日在中国烟草网络学院正式面向全行业职工上架发布。
2013年沈阳卷烟厂搬迁改造,为不错过这一对徒弟们来说千载难逢的大好学习机会,他采用了绝对费力不讨好的设备平推、人员平推的办法。设备平推就是一台设备一台设备的接线,待所有设备接好线检查无误后再一台设备、一台设备的通电,然后再逐台检查设备是否工作正常,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,一台设备、一台设备的解决;人员平推就是尽可能带领他们一起发现问题、一起研究问题、一起解决问题,提高他们发现问题、思考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尽快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与能力。平推法的缺点是效率很低,且每个人的劳动强度都很大,是否会拖搬迁计划的后腿很难说,但经过他们师徒的共同努力,按时完成了任务,尽管工作量为此加大了很多,但在没有影响搬迁进度的情况下的锻炼了队伍,徒弟们的技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。
2020年,沈阳卷烟厂新购置改造了A3、A5两组细支烟设备。受疫情影响,设备厂家的电气调试人员无法及时到厂,导致设备无法进行安装和调试。他主动带领电工团队承担起这两组新设备的安装、调试工作。在克服多重困难的情况下,7月1日细支A3机组进入调试阶段,7月30日,细支A3首次报产50件成品卷烟,使A3机组提前15天完成了调试任务。对于A5高速新机型,由于增加了多个新型检测设备,调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。他多次通过电话、视频等方式与设备厂家沟通,确保新增检测设备顺利运行,为A5机组的顺利投产提供了有力保障,在11月份具备一定生产能力,12月份实现整机组最大运行时间达到45分钟,单班班台产量突破40箱。
以创新解决实际问题
多年来崔岩斌积极参与、开展QC活动,于2018年取得中国质量协会中级诊断师资格,开展了20项QC课题,牵头组织课题8项,参与QC课题12项,形成QC成果20项,其中:2019年《包装机铝箔纸剩余量控制器的研发》QC课题,大幅提高了铝箔纸剩余量的控制精度,将铝箔纸剩余量控制从原来的12米控制在5米以内,解决了以往铝箔纸剩余量不稳,浪费大的问题,获得国家局三等奖、中烟实业一等奖;该课题自2018年应用以来,每年节约32万,5年累计节约150余万元。此外,《GDX2七号轮接烟杆保护装置的研发》《检修辅助机器人的研制》《ZJ17卷接机组喇叭嘴行程微调工具的研发》等QC课题均在实际应用中解决实际难题,在辽宁省质量协会和中烟实业获得优异成绩。
2012年通过对ZB25包装机小盒胶缸下胶控制进行了改造,解决了以前胶位控制不稳,经常少胶冒胶的问题,一方面给司机长的操作带来便利,减轻了他们的劳动强度,得到了他们的好评,又给企业节省了维修费用,提高了设备效率,降低了生产成本,最后形成论文《GDX1小盒下胶改造》,获得了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。
不仅如此,这些年他提出小改小革16项、编写维修案例85个、编制单点课15个。
崔岩斌挑重担、扛大梁,以技术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。2020年,沈阳卷烟厂“崔岩斌劳模工作室”成立,进一步鼓起了全厂“撸起袖子加油干”的精气神,助力企业提升卷烟制造水平。
用心做好传帮带
独具匠心,崔岩斌发扬“传帮接带”精神,至今已经带了10个徒弟,这些徒弟已成为车间技术骨干,2个徒弟已经成为了师傅带起徒弟,3徒弟走上了管理岗位。徒弟们也进行了20多次的设备改造与小改小革,其中徒弟之一的张程在红辽公司第一届“人民大会堂”杯烟机电气修理竞赛中获得一等奖;另有徒弟徐日峰作为核心骨干参与了国家局ZB45A包装机组课件的开发工作,全部利用业余时间独立创作了主机部分YB45A与辅机部分YB95A的模型制作,并完成课件44个3D动画的制作。在“百名青年人才托举工程”中,作为导师指导被托举人那睿、韩宁完成了移动式电气检测仪的研制工作,该仪器可以在生产现场快速、准确的检测设备电气零件如传感器、继电器、电磁阀等的好坏,提高了维修效率。(崔洺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