嘱托 ——烟草行业成立40年征文
发布时间:2022-03-11    来源:红辽烟草

(肖文义口述 肖耘执笔)

(肖文义 红辽公司 营口卷烟厂 企业管理科 一般管理人员 退休)

     67岁赋闲在家的我,除了养花种草,还有一个爱好就是跟儿子打听他的工作和厂子里的变化。摆上棋盘,一边对弈,一边听着汇报,有时还要认认真真的指点他一番。每次儿子都是很耐心,因为他知道,除了他,最让我牵肠挂肚的就是奋斗了大半辈子的厂子吧。

     让时光倒回,在一片氤氲的光影里,家门前的小路渐渐清晰。40年前的早上,我拉着儿子沿着蜿蜒的小路,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踱着。到了厂里,隔着幼儿园的栅栏门,孩子稚嫩的脸庞总能带给我自信与力量。

     那时的营口卷烟厂在市里算不得什么好单位,工作条件艰苦,收入也很一般,所以家的日子过得比较拮据。由于我是转业军人,政策上有很多次调整工作的机会,但我都放弃了。因为我知道,转业后我只身来到这里,是厂子给了我工作,婚后分给我房子,孩子有托儿所照管,这里就家,虽然现在厂子条件苦了些,但路在脚下,只要大家一起肯努力,一切会好起来的。

     渐渐的五六年时间过去了,在这份信念的坚持与努力下,营烟的“力士”,“良辰”,“营口”,等一批品牌卷烟开始在本地区市场站稳了脚跟,厂子的效益开始有了起色。组织上也认可我的工作,安排我到了供销科,做了一名生产原料采购员,一切竟真的逐渐好起来了。

     可新的工作既是厂子的一种信任,也是一种考验,那时燃料油是紧俏商品,正常渠道很难买到。为了保证厂里的能源供应,我常和同事四处求购。记得那年冬天,天寒地冻,三更半夜就来到火车站排队等油,在雪地整整站了一宿,回到家时,已经冻得说不出话了。还有一次,一个煤贩子来到家里送礼,想要以次充好卖煤给厂里,我没答应,他扔下东西就走。那时孩子还小,只是吃了那盒子里的一块饼干就被我狠狠教训了一顿,把东西退还回去,坚决不能让企业蒙受一丝一毫的损失。

     转眼到了2000年,在大品牌大市场的思路指引下,营烟举全厂之力,打造“人民大会堂”品牌。没有资金,全厂员工纷纷集资为企业解困;生产任务紧,工人加班加点没有怨言。管理层绞尽脑汁奔走呼号,整个厂子为了做好这包烟,几乎拼光了最后一颗子弹,终于迎来了“全国感官评吸第一名”的成绩。

     我在这场战役中,被派往丹东负责片区市场拓展和品牌推广,任务艰巨。一个人,每天独自在外,怀着对家人的思念,为了营烟的未来,去奔走、去争取,这一走就是7年。在这7年中营烟不但迎来了“大会堂”品牌的家喻户晓,更迎来了红辽公司的成立,“借力而行,做大做强”一时风光无限。最终,在2004年我被评为企业10大功勋员工,成就了事业的顶点。可荣誉的背后,是为企业常年奔波,饱尝艰辛与骨肉分离的那种痛。

     结束了那段出门在外的岁月,又是一个清晨,我走在上班的路上,和从前不同,这路开始变得宽阔,变得笔直。而一些沧桑,一些疲惫,已经变成鬓角的寒霜,化作额头的印痕。这几年厂里来了很多年轻人,很有朝气,很能干,望着他们,我感觉自己渐渐老了。两年后,公司退休制度改革的实施让我光荣的提前退休了,虽然不舍,但我明白为了企业的未来,一切都值得。     

     退休后的生活一开始有些消沉,可一件事又让我精神焕发起来。那天儿子激动地拉着我,一路上说个不停,因为这天儿子也要来厂里报到。大学毕业后,他幸运地考进了红辽公司营口卷烟厂,这让我欣喜不已,从此后,听他的工作汇报,便成为我的最大爱好。

     工作的路上总有曲折,人生的路上总有坎坷,我和儿子在企业不断前行的路上完成了父子间的传承。前途漫漫,希望在他心灵深处,常有我的嘱托,永远都走的笔直,走的端正,希望看着他兢兢业业的身影,延续着我们一家为烟草事业默默奋斗的荣光。


 1.jpg

肖文义(左)肖耘(右)


联系电话:024-22815777    |    廉政监督    |    统计违法行为举报电话:024-22813222    |    举报邮箱:htlnjjjc@sohu.com
警告:本网站含烟草内容,如果您是18岁以下人士,请勿浏览!
Copyright © 2022 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    备案号:辽ICP备05009935号-1